率谷穴歸屬于足少陽膽經,有治療偏頭痛、目眩、耳鳴等作用。率谷穴的位置:耳尖直上入發際1.5寸,角孫直上方,詳見本文圖片說明率谷穴的準確具體位置及穴位療法。
2.側坐位,先取角孫穴,角孫直上2橫指處,按壓有酸脹感。
【穴位配伍】率谷穴配足三里穴位、合谷穴治療流行性腮腺炎;率谷穴配印堂穴、合谷穴、太沖穴治療眩暈、耳鳴、小兒急慢驚風。配聽宮、翳風穴、中渚主治耳鳴,耳聾。率谷配風池穴、太陽,有祛風止痛的作用,主治偏頭痛。率谷配人中、曲池、太沖穴,有祛風清熱鎮驚的作用,主治小兒驚風。率谷配足三里穴位、中脘穴,有和胃止嘔的作用,主治嘔吐。
清熱熄風,通經活絡。本穴位于足太陽、少陽之會,主要用于緩解偏頭痛、三叉神經痛、面神經麻痹、眩暈、小兒驚風、流行性腮腺炎等頭部或面部疾患。
中醫認為,酒性屬陽,過量飲用易使肝陽亢奮,上擾清竅,出現頭痛目眩;肝氣橫逆犯胃,胃受其悔,合降失常,則胸膈滿悶、惡心嘔吐等癥狀。膽經繞行人體頭面的側面,肝經上行頭頂,肝膽互為表里,刺激率谷穴能疏肝利膽,蘋肝息風,通絡止痛,治療肝陽亢奮引起的頭痛目眩等癥;并通過疏肝來合胃止,緩解其消化系統之癥狀;加之率谷穴是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陽膽經之會,刺激率谷穴可使酒熱之邪從小便而解出,加快醒酒的作用。注:對醉酒者,應解開領帶、衣扣、褲帶等,采取側臥位,這樣便于嘔吐物引流,防止誤吸入氣管引發窒息。
除此之外,率谷穴也是歷代醫家推薦治療小兒驚風的主要穴位。臨床上率谷穴還是治療偏頭痛的有效的穴位。有研究表明,刺激率谷穴會抑制痛覺沖動的產生,調節植物神經,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合代謝,調整血液循環,增強局部的血氧供應,改善腦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態等,從而緩解偏頭痛。